离子色谱仪(IC)




离子色谱仪(IC)



  • 简介

离子色谱仪(IC)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一个分支,是离子分析的一种新的液相色谱方法。它主要侧重无机阴、阳离子及低分子量的亲水性有机分子的分离和检测。操作简便,对常见阴、阳离子分析的高灵敏度,特别是对阴离子和价态分析的突出优点,可用于文物保护过程中所涉及的锈蚀物、土壤、酸雨等样品的阴、阳离子及过渡元素价态的分析检测工作中。

离子色谱仪(IC).jpg


01 基本原理

基于离子色谱柱(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离解的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溶质离子之间进行的可逆交换和分析物溶质对交换剂亲和力的差别而被分离。适用于亲水性阴、阳离子的分离。

检测的常见阴离子包括:F-,Cl-,Br-,NO2-,PO43-,NO3-,SO42-等;

     检测的常见阳离子主要包括:Li+,Na+,NH4+,K+,Ca2+,Mg2+,Cu2+,Zn2+,Fe2+,Fe3+

02基本流程

640.jpg

组成结构

离子色谱仪主要由流动相输送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抑制或衍生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

640 (1).jpg

流动相输送系统:包括储液罐、高压输液泵和梯度淋洗装置。储液罐用于储存流动相,高压输液泵负责将流动相以稳定的流速或压力输送至分析体系,梯度淋洗装置则用于进行梯度洗脱。

进样系统:通常包括手动或自动进样器,用于将样品引入色谱系统。

分离系统:核心是色谱柱,它包含离子交换树脂或其他类型的固定相,会根据离子的电荷和亲和力分离不同的离子。

抑制系统:在抑制型离子色谱中,抑制器用于降低流动相的背景电导,提高检测灵敏度。

检测系统:最常用的检测器是电导检测器,测量不同离子的电导率变化。

数据处理系统:对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和解析,将电信号转化为色谱图、峰面积、峰高、保留时间等。